IPv6已经慢慢普及,大家打开手机APP,首页最下面都会看到如下界面:
问题来了,如何过渡到IPv6? 自己经常看和学习,但没有总结,所以自己记了个笔记分享下: IPv6过渡技术(又被称为IPv4/IPv6共存技术)被分为三大类,每类中又包含若干具体技术:
1. 双栈技术(Dual Stack):用于IPv6和IPV4引入;
2. 隧道技术(Tunneling):用于IPv4或IPv6孤岛接入
3. 转换技术(Translation):用于IP地址转换,例如公私网地址转换的NAT44,IPv6与IPv4地址转换的NAT64等。
首先看下双栈技术,主流方案,是指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节点上既安装 IPv4 又安装 IPv6 的协议栈,从而实现分别与IPv4 或 IPv6 节点间的信息互通 。 双栈技术是IPv4 向 IPv6 过渡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是 IPv4 向 IPv6 过渡的基础,所有其它的过渡技术都以此为基础。网络中的节点同时支持 IPv4 和 IPv6 协议栈,源节点根据目的节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协议栈,而网络设备根据报文的协议类型选择不同的协议栈进行处理和转发。双栈技术可以在一个单一的网络设备上实现,也可以是一个双栈网络,对于双栈网络,其中的所有设备必须同时支持 IPv4/IPv6 协议栈,连接双栈网络的接口必须支持配置 IPv4 地址和 IPv6 地址。
在看下隧道技术 :个人认为不常用,指一种协议封装到另外一种协议中的技术。隧道技术用于实现分布于IPv4网络中孤立的 IPv6 网络之间的互连,或者分布在 IPv6 网络中的 IPv4 岛屿互连。隧道技术只需要边界节点实现双栈,并通过隧道将一个地址族的数据穿越另一个地址族网络。 如图2所示,隧道技术工作原理是:利用现有的IPv4 网络为互相独立的 IPv 6 网络提供连通性, IPv6 网络边缘设备收到 IPv6 网络的 IPv6 报文后,将 IPv6 报文封装在 IPv4 报文中,成为一个 IPv4 报文,在 IPv4 网络中传输到目的 IPv6 网络的边缘设备后,解封装去掉外部 IPv4 头,恢复原来的 IPv6 报文,进行 IPv6 转发。隧道技术有很多种,常见的有:GRE 隧道、 6 to 4 隧道、 ISATAP Intra site Automatic Tunnel Addressing Protocol )隧道、 L2TP 隧道、 6RD 隧道等
最后看下转换技术:个人认为最省事,最简单的方案,主要包括 IPv4私网地址到公网地址转换的 DS Lite 、 NAT44 和 NAT444 ,以及IPv6 地址到 IPv4 地址转换 。
另外总结 ipv6 开通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用户ipv6开通,可以访问ipv6资源; 2、应用系统ipv6开通,应用系统可以提供ipv6用户访问; 用户ipv6开通可以使用双栈方式开通,可能需升级或者升级license支持ipv6,现在网络设备都已支持,早期的设备需要确认; 应用系统开通可以使用alg应用代理的方式,不改变原有v4的网络架构。双栈方式需要更改网站源代码或者中间件支持ipv6,。 最大的困难点: 1、统一认证、溯源等问题,这些问题各家厂商也在逐步完善解决; 2、dns aaaa 解析,这个要看dns 系统了,需要支持ipv6 dns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