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信服安全组件对接分布式 XDR过程大致为以下几步:先访问分布式业务口(一般XDR的业务口跟管理口复用,特殊情况除外,本次案例是管理网和业务网复用)的REST口请求接入地址,REST会返回一个IP用于接入,然后组件SDK会携带相关参数连接这个IP的19666端口建立连接,发送用户名密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就一直保持长连接。完成后组件会携带配置中的用户名、密码以及其他设备信息访问数据湖认证接口进行设备认证,设备认证通过之后会获取到token信息,组件携带token等信息上报数据给分布式 XDR数据湖。完成整个认证加上数据上报过程。
(2)以本次实际案例为例:AF经过网闸代理,再经过出口SNAT后接入XDR
2.3 流量走向
①AF管理口地址为10.251.251.1,经过网闸代理后地址为10.252.252.1,再经过出口路由地址转换后的地址为1.1.1.1,所以XDR上看到AF接入地址为1.1.1.1,故XDR侧填写地址应填写如下:组件地址为AF管理IP在客户侧网络中SNAT后地址本次案例中为1.1.1.1,映射地址为10.251.251.251(AF真实web管理口地址)
②XDR的地址为2.2.2.2,(出口路由未做双向转换故数据流到网闸之前XDR地址均为2.2.2.2)经过网闸代理后XDR地址为10.251.251.2,故AF上填写XDR地址为10.251.251.2(端口19666)
2.4 数据合规性说明
网闸是实现两个相互业务隔离的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网闸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内网处理单元、隔离与交换控制单元以及外网处理单元。其中内网处理单元一般分为接口部分以及数据缓冲区,其中接口部分负责与内网的连接,数据缓冲区负责与隔离与交换控制单元的数据交换;隔离与交换控制单元是网闸隔离控制的摆渡开关,控制交换通道的开启与关闭;外网处理单元与内网处理单元一致,只不过控制的是网闸外网侧的连接。
使用网闸是为了隔离业务的同时实现安全的数据交换,原则上说开放的通道规则越少越不容易遭受攻击,所以开放网闸通道的原则为:单一服务、定向放通,其中单一服务为一个通道只开放最小的数据交换服务;定向放通为一条规则只放通一个方向,最小权限满足业务数据交换安全。基于该原则配置数据通道也可以满足等保合规要求。
3、方案规划
3.1 组件跟分布式XDR通信地址梳理
首先根据2.2章节描述的组件跟分布式 XDR数据通信方式,了解到组件需要跟分布式 XDR的业务口集群地址(VIP)进行通信(本案例中XDR业务口和管理口复用),其中REST接口返回的IP可以按照该方法确认:
在客户处找一台组件(本次案例中为AF),登录后台执行该命令,执行完成回显中包含REST接口返回的IP地址。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10.251.251.2/scl/v1/dev/address?corpcode=1000100&appversion=1.0.0’ -0 - -q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10.251.251.2/scl/v1/dev/address?corpcode=1000100&appversion=1.0.0’(如下图所示)这里需要注意,请求的IP要和返回信息中IP一致方可,不一致AF接入XDR会报错,无法正常接入
如上图所示显示的返回IP地址为10.251.251.2,到这里就确认完成组件跟分布式 XDR数据,观察可以发现返回的地址其实就是分布式XDR业务口集群地址(VIP)在网闸上代理之后的地址10.251.251.2
3.2 客户准备
①允许在网闸外网单元AF组件通过网闸及出口NAT后接入分布式XDR
②允许在网闸上放通3个数据通道用于组件对接XDR
3.3 配置步骤
3.3.1 组件配置地址
AF的WEB管理口地址为10.251.251.1,分布式XDR的管理口集群地址VIP(此案例中业务口和管理口复用)为2.2.2.2;Xdr经过网闸代理后地址为10.251.251.2(如上述2.3流量走向拓扑图)
3.3.2 网闸网卡地址修改
需要将10.251.251.2这个地址配置在网闸外网处理单元网络ETH1接口上,如下图所示:
该项目中客户网闸外网NET1接口地址为下图所示:
3.3.3 对象创建
根据需要通信的组件跟分布式XDR创建对象,如下图所示:
3.3.4 应用创建
根据需要放通的协议以及端口创建应用,如下图所示:
3.3.5 安全通道配置
配置安全通道,分别配置内到外以及外到内通道,如下图所示。
3.3.6 安全通道配置
由于网闸代理模式的工作原理,需要将对应的域名涉及的地址放开,在网闸上需要配置规则(通道)信息。根据网闸的配置逻辑将对应通道连接放开,不同网闸配置不同,需要放通数据流一致。
第一条通道:放通源对象AF到目的对象XDR的443应用的通信。
第二条通道:放通源对象AF到目的对象XDR的4488应用的通信。
第三条通道:放通源对象AF到目的对象XDR的19666应用的通信。
PS:完成规则放通后需要点击应用配置启用规则。
并且点击右上角应用配置,应用对应规则。不点击应用配置,即使创建规则也无效。
3.3.7 代理设置配置
在网络接口中点击多IP对应,按照下图所示添加对应代理规则。解释第一条规则为:当访问设备IP地址20.1.122.44的443应用将代理访问20.0.122.44的相同应用。
3.3.8 组件配置分布式XDR对接
按照分布式 XDR
产品安装指导书配置对应组件跟分布式 XDR的对接。以下只列出
AF上关键步骤截图
4、方案验证
4.1 组件认证成功
在分布式 XDR上看组件已经显示在线,AF上显示已接入。
4.1 组件数据上报成功
在分布式 XDR上观察组件已经成功上报资产、日志、告警等信息。
4.2 避坑点
AF接入分布式xdr时,在确保接入信息无误,网络无问题情况下提示“获取XDR平台授权失败”,原因为AF控制台实践与分布式XDR实践相差较大,故需要调整AF与分布式XDR实践一致后,顺利接入!!
总结:针对组件接入分布式xdr时中间网络存在网闸代理环境和SNAT、DNAT环境时,着重需要注意分布式xdr上填写组件接入信息时NAT信息,可参考本实际客户侧实践案例,有问题可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