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 替换实战
  

夏末未至 74

{{ttag.title}}
摘要​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 IT 架构的升级需求日益迫切。VMware 作为虚拟化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替换项目涉及多方面复杂考量。本文将从 VMware 迁移全流程经验出发,探讨国产化替代方案对比与选型心得,阐述性能优化、兼容性测试与避坑指南,以及安全加固与容灾备份策略,并对行业趋势和未来技术进行展望,旨在为企业顺利实现 VMware 替换提供全面参考。​
一、VMware 迁移全流程经验​
1.1 规划阶段​
1.1.1 全面资产梳理​
在启动 VMware 迁移项目前,对现有 IT 资产进行详尽梳理至关重要。这包括物理服务器的型号、配置、使用年限,外置存储的类型、容量、性能指标,网络设备的品牌、型号及网络拓扑结构等。例如,某企业在梳理中发现部分物理服务器已临近使用寿命,且新的虚拟化平台对其兼容性不佳,因此提前规划了硬件更新计划,避免在迁移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导致的迁移中断。同时,明确 vCenter/ESXi 版本,评估其是否支持对接 VDDK 使用无代理迁移模式,若不支持则需采用有代理的迁移方式。​
1.1.2 业务评估与分类​
深入了解业务应用类型、停机窗口以及操作系统版本号等信息。不同业务系统对停机时间的容忍度不同,如电商企业的交易系统可能只允许在凌晨短时间停机,而内部办公系统则相对灵活。通过评估,将业务系统分为关键业务、重要业务和一般业务,针对不同类别制定差异化迁移策略。对于老旧操作系统版本,若新平台不支持,需考虑更换操作系统重建应用的迁移路径。​
1.2 实施阶段​
1.2.1 迁移方式选择​
以深信服提供的迁移方式为例,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迁移手段。VMware 纳管迁移适用于希望简单高效迁移的场景,通过深信服云 / 虚拟化平台纳管 vCenter 调用 VDDK 接口,可在开机状态下批量迁移系统,但无法处理挂载外置存储 LUN、裸磁盘映射 RDM 等情况。SCMT 无代理点对点迁移功能更为丰富,可实现迁移变更、定时切换等,不过同样无法处理特定挂载场景。SCMT 有代理点对点迁移和 SCMT 有代理热备迁移则基于数据复制和 CDP 技术,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和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业务系统迁移。​
1.2.2 迁移操作执行​
以 VMware 纳管迁移关键步骤来说,首先放通深信服平台到 vCenter 之间的 443 和 902 端口,实现深信服云 / 虚拟化平台对接 vCenter,兼容支持 vCenter 5.0 - 7.0.2 等版本。对接完成后,选中多台业务虚拟机进行批量迁移,迁移过程中最大并发 2 台虚拟机,其余排队等待,整体迁移速率受网络质量与存储速率影响。在深信服云 / 虚拟化平台对迁移任务进行配置,确定虚拟机迁移后的运行位置、网络连接等参数,开启迁移任务。最后阶段平台自动完成虚拟机镜像格式转换并开机,同时关闭源端虚拟机,业务切换至目标虚拟机。​
1.3 验证阶段​
1.3.1 功能验证​
迁移完成后,业务和运维人员需对迁移后的系统进行全面验证。功能验证包括系统启动与运行是否正常,业务应用功能是否完整,业务流程是否顺畅以及功能响应速度是否满足要求。例如,对于企业的 ERP 系统,要验证订单处理、库存管理、财务核算等核心功能是否准确无误,操作界面是否流畅。​
1.3.2 数据验证​
检查迁移后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数据没有丢失或损坏。通过对比迁移前后数据的校验和、数据量以及关键业务数据的准确性来进行验证。如金融企业需确保客户账户信息、交易记录等数据在迁移后完全一致,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的金融风险。​
二、国产化替代方案对比与选型心得​
2.1 性能对比​
在评估国产化替代方案时,性能是关键指标之一。以某头部航空公司对 VMware 和国产超融合平台的对比测试为例,在处理大规模业务数据时,VMware vSAN 在硬件兼容性要求高的情况下,性能提升受限。而国产超融合平台如 SmartX SMTX OS,通过自研分布式存储技术,在读写性能上表现优异,能够满足航空公司对运行数据实时处理的高要求,为民航业务系统提供稳定、高可用的基础设施支撑。​
2.2 兼容性对比​
VMware 支持多硬件平台,但部分国产替代方案可能存在硬件选择限制。在实际选型中,企业需优先选择兼容国产硬件(如海光、鲲鹏 CPU)且支持利旧的方案,以降低总拥有成本(TCO)。例如,某铁路集团在 VMware 国产化替代过程中,选择的国产方案能够兼容其现有的部分国产服务器硬件,实现了硬件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了大规模硬件更换带来的高昂成本。​
2.3 稳定性与可靠性对比​
生产级稳定性与可靠性是企业选型的重要考量。对于医疗、金融等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行业,替代方案需通过实际生产环境验证。如众多医院在采用 SmartX 超融合替代 VMware 虚拟化和 vSAN 时,经过长时间运行,新平台稳定支持 HIS、EMR 等医疗核心业务系统,确保了医院业务 7*24 不间断运行,满足了医疗行业对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
三、性能优化、兼容性测试与避坑指南​
3.1 性能优化策略​
3.1.1 资源配置优化​
根据业务负载动态调整虚拟机资源配置。通过监控工具实时监测虚拟机的 CPU、内存、磁盘 I/O 和网络带宽使用情况,对于资源利用率长期过高或过低的虚拟机进行资源调整。例如,对于计算密集型业务,适当增加 CPU 核心数和内存容量;对于 I/O 密集型业务,优化存储配置,采用高性能存储介质或调整存储队列深度等参数。​
3.1.2 存储性能优化​
在存储方面,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可提升存储性能和可靠性。分布式存储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存储节点上,实现并行读写,提高存储 I/O 性能。同时,配置合理的缓存策略,如根据业务热点数据调整缓存大小和缓存算法,可有效减少磁盘 I/O 次数,提升存储响应速度。​
3.2 兼容性测试要点​
3.2.1 虚拟机格式兼容性​
在迁移前,需测试虚拟机格式在新平台的兼容性。不同虚拟化平台的虚拟机格式可能存在差异,如 VMware 的 VMDK 格式与部分国产虚拟化平台的格式不完全兼容。通过兼容性测试,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虚拟机格式转换,以及转换过程中是否会对数据完整性和性能产生影响。​
3.2.2 应用适配性测试​
对迁移的业务应用进行全面适配性测试。包括应用程序在新平台操作系统上的运行稳定性、与新平台虚拟化软件的兼容性,以及应用程序调用的各类接口和组件在新环境中的可用性。例如,某些企业应用依赖特定版本的数据库驱动程序,在新平台上需确保该驱动程序能够正常安装和运行。​
3.3 避坑指南​
3.3.1 避免迁移风险​
优先迁移非核心业务,逐步验证替代方案可靠性。在迁移初期,选择一些对业务连续性影响较小的业务系统进行迁移,如企业的内部培训系统、文件共享系统等。通过这些非核心业务的迁移,积累经验,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降低对核心业务迁移的风险。​
3.3.2 数据一致性保障​
确保迁移过程中数据一致性,避免业务中断。在迁移过程中,采用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定期对源端数据进行备份,一旦迁移过程出现问题,可及时从备份中恢复数据。同时,对于一些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采用数据同步技术,如基于日志的增量同步,确保迁移过程中数据的实时更新和一致性。​
四、安全加固与容灾备份策略​
4.1 安全加固措施​
4.1.1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强化身份认证机制,采用多因素认证(MFA),如密码结合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等方式,提高用户登录安全性。在访问控制方面,基于最小权限原则,为不同用户和角色分配合理的访问权限,严格限制对敏感数据和关键系统的访问。例如,在企业财务系统中,仅赋予财务人员对财务数据的读写权限,其他人员只有只读权限或无访问权限。​
4.1.2 网络安全防护​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 入侵防御系统(IPS)等网络安全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过滤。设置合理的安全策略,阻止外部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同时,对内部网络进行分段管理,将不同安全级别的业务系统划分到不同的网络区域,降低安全风险扩散范围。​
4.2 容灾备份策略​
4.2.1 异地容灾架构​
构建异地容灾架构,实现数据和业务的远程备份与恢复。采用两地三中心或多中心架构,在不同地理位置建立数据中心,通过高速网络链路实现数据实时同步。例如,金融机构通常在同城和异地分别建立数据中心,同城数据中心用于应对一般故障,异地数据中心用于防范大规模自然灾害等灾难性事件,确保业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持续运行。​
4.2.2 数据备份策略​
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全量备份定期对所有数据进行完整备份,增量备份则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根据业务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合理设置备份周期和保留时间。对于关键业务数据,如企业的客户信息、订单数据等,可设置每天进行增量备份,每周进行一次全量备份,并保留一定时间的历史备份数据,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数据恢复和查询。​
五、行业趋势解读与未来技术展望​
5.1 行业趋势​
5.1.1 国产化加速推进​
随着国家信创战略的深入实施,各行业对国产化 IT 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关键行业,如金融、医疗、交通等,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自主可控,正在加速推进对国外虚拟化技术的国产化替代,未来国产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5.1.2 云原生技术融合​
云原生技术如容器化、Kubernetes 等与虚拟化技术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云原生技术能够提高应用的部署效率、弹性伸缩能力和资源利用率,与虚拟化技术结合,将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 IT 基础设施服务,满足企业快速迭代业务的需求。​
5.2 未来技术展望​
5.2.1 人工智能驱动的运维​
未来,人工智能将在虚拟化运维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 IT 基础设施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故障预测、自动诊断和智能修复。例如,通过对虚拟机性能数据的学习,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性能瓶颈,并自动调整资源配置,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5.2.2 更高效的虚拟化技术​
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新型 CPU 架构、高速网络接口、大容量存储设备的出现,虚拟化技术将进一步优化,实现更高的性能、更低的资源开销和更好的可扩展性。例如,基于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演进,将使虚拟机的运行效率更加接近物理机,为企业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六、结语​
VMware 替换项目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迁移全流程的精心规划与实施、国产化替代方案的谨慎选型、性能优化与兼容性测试的严格把控、安全加固与容灾备份策略的有效制定,以及对行业趋势和未来技术的准确把握。通过成功的 VMware 替换,企业能够提升 IT 架构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总拥有成本,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应持续关注行业动态,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优化 IT 基础设施,以适应日益变化的业务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

发表新帖
热门标签
全部标签>
2025年技术争霸赛
每日一问
新版本体验
GIF动图学习
信服课堂视频
产品连连看
功能体验
标准化排查
纪元平台
安装部署配置
技术盲盒
高手请过招
社区新周刊
【 社区to talk】
技术晨报
安全效果
技术笔记
每日一记
2023技术争霸赛专题
平台使用
每周精选
2024年技术争霸赛
行业实践
畅聊IT
答题自测
专家问答
技术圆桌
在线直播
MVP
网络基础知识
升级
安全攻防
上网策略
测试报告
日志审计
问题分析处理
流量管理
运维工具
用户认证
原创分享
解决方案
sangfor周刊
VPN 对接
项目案例
SANGFOR资讯
专家分享
技术顾问
信服故事
SDP百科
功能咨询
终端接入
授权
设备维护
资源访问
地址转换
虚拟机
存储
迁移
排障笔记本
产品预警公告
玩转零信任
S豆商城资讯
技术争霸赛
「智能机器人」
追光者计划
卧龙计划
华北区拉练
天逸直播
以战代练
秒懂零信任
山东区技术晨报
文档捉虫
齐鲁TV
华北区交付直播
北京区每日一练
场景专题
故障笔记
排障那些事
西北区每日一问
升级&主动服务
高频问题集锦
POC测试案例
全能先锋系列
云化安全能力
专家说
热门活动
产品动态
产品解析
关键解决方案

本版版主

197
363
1010

发帖

粉丝

关注

6
12
28

发帖

粉丝

关注

12
7
1

发帖

粉丝

关注

本版达人

皮皮虾·真

本周建议达人

郑州网络

本周分享达人

二进制网络

本周提问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