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GFOR VPN的建立流程如下: 1. 前提条件- 确保AF设备已部署并满足Sangfor VPN的要求。
- 设备需开通IPSEC VPN模块。
- 至少有一个WAN属性路由口及一个非WAN属性路由口。
- 确保对端能够访问设备的VPN端口及地址(默认TCP4009端口)。
- 建立DLAN互联两端的内网地址不能冲突。
- 建立DLAN互联两端的版本需匹配。
2. 总部配置配置VPN线路:
进入【网络】-【Sangfor/IPSecVPN】-【Sangfor VPN配置】-【基本设置】-【VPN线路配置】进行设置。
配置WEBAGENT和共享密钥:
在【网络】-【Sangfor/IPSecVPN】-【Sangfor VPN配置】-【基本设置】-【访问地址&密钥配置】中进行配置。
新增分支用户:
在【网络】-【Sangfor/IPSecVPN】-【Sangfor VPN配置】-【接入帐号管理】中新增分支用户。
配置VPN内网接口:
在【网络】-【Sangfor/IPSecVPN】-【Sangfor VPN配置】-【基本设置】-【高级设置】-【VPN内网接口】中进行配置。
新增本地子网(适用于三层环境):
在【网络】-【Sangfor/IPSecVPN】-【Sangfor VPN配置】-【基本设置】-【本地网段】中进行配置。
3. 分支配置配置VPN线路:
在分支设备上同样进入【网络】-【Sangfor/IPSecVPN】-【Sangfor VPN配置】-【基本设置】-【VPN线路配置】进行设置。
连接管理:
填写总部提供的WEBAGENT信息和用户密码,进入【网络】-【Sangfor/IPSecVPN】-【Sangfor VPN配置】-【连接管理】进行配置。
配置VPN内网接口:
在分支设备上配置VPN内网接口,确保数据能够正确路由。
新增本地子网(适用于三层环境):
在分支设备上进行本地子网的配置,确保与总部的设置一致。
4. 注意事项- 配置Sangfor VPN之前需在DLAN运行状态中启用VPN服务。
- 确保总部和分支的内网地址不冲突。
希望这些流程能帮助您顺利建立SANGFOR VPN!
建立SANGFOR VPN的步骤如下: 总部配置:配置VPN线路:
进入【网络】-【Sangfor/IPSecVPN】-【Sangfor VPN配置】-【基本配置】中,配置分支访问总部的接入地址和密钥。确保勾选VPN内网接口或配置本端需要与对端通信的本地子网,以发布VPN路由。
![]()
![]()
配置本地子网:
如果内网有其他网段,需要配置本地子网,以实现多个网段互通。
![]()
接入账号管理:
点击【接入账号管理】,可以新增分组,填写分组名称,完成分组的配置。
![]()
![]()
配置VPN接入账号:
在接入账号管理中,设置允许接入VPN的用户账号、密码、配置模板等用户策略。
分支配置:连接管理:
点击【网络】-【Sangfor/IPSecVPN】-【Sangfor VPN配置】-【连接管理】中添加连接,填写总部提供的WEBAGENT信息和用户密码。
![]()
VPN线路配置:
在分支设备上同样配置VPN线路,确保与总部的设置一致。
配置VPN内网接口:
在分支设备上配置VPN内网接口,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路由。
注意事项:- 确保总部和分支的内网地址不冲突。
- 在配置SANGFOR VPN之前,需要在DLAN运行状态中启用VPN服务。
希望这些步骤能帮助您顺利建立SANGFOR VPN!
标准IPSEC的配置步骤如下: 1. IKE配置进入【网络】->【Sangfor】->【IPSecVPN】->【IPSec VPN配置】进行IKE配置。 选择IKEv2。 本地身份ID填写为 1.2.1.1,对端身份ID填写为 2.2.2.1。 加密算法选择为DES,认证算法选择为MD5。
2. 配置IPSEC VPN进行IPSec配置,确保与对端一致,配置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3. 配置应用控制策略进入【策略】->【访问控制】->【应用控制策略】->【策略配置】。 新增应用控制策略,源区域选择自定义的【分部区】,目的区域选择自定义的【服务器区】。 服务选择http,具体配置如下图所示:
4. 配置安全防护策略进入【策略】->【安全策略】->【安全防护策略】。 新增业务防护策略,选择业务防护场景中的默认模板,如下图所示:
以上就是标准IPSEC的配置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标准IPSEC的建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IKE协商- 第一阶段:双方通过IKE协议进行身份验证和密钥协商,建立安全关联(SA)。在此阶段,双方会协商加密算法、认证算法等参数。
-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建立的安全通道上,双方协商IPSEC的具体参数,包括加密和认证算法等。
2. IPSEC隧道建立- 在IKE协商成功后,双方会建立IPSEC隧道。此时,数据包会被加密并通过隧道传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 数据传输- 一旦IPSEC隧道建立成功,双方可以开始通过加密的隧道进行数据传输。所有通过该隧道的数据都会被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4. 监控与维护-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双方需要定期监控IPSEC连接的状态,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
5. 断开连接- 当不再需要IPSEC连接时,双方可以通过IKE协议断开连接,释放资源。
以上就是标准IPSEC的建立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