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dhd_耿建峰 于 2025-9-9 16:57 编辑
IPv6改造需求:近日协助客户将本单位进行IPv6的升级改造,通过运营商分配的IPv6地址,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合理的应用于本单位,中间碰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享。 1. 由于客户现有防火墙为2016年设备,当时设备搭载的版本对IPv6的支持,功能有限,本想基于NAT66进行转换,发现支持性非常差,无法正常使用,需要调整方案。 2. 检查老版本防火墙对IPv6的支持性测试,发现可以进行正常的三层路由转发及安全策略控制,根据现有的功能调整方案如下,协调运营商将分配的子网前缀64位的地址划分进行重新调整,让运营商规划一个126位的地址范围,作为跟运营商之间的互联地址,然后运营商把整个64位的路由下一跳指向客户侧的地址,例如运营商侧是2408:XXXX:XXXX:f02::1/126,客户侧为2408:XXXX:XXXX:f02::2/126。剩余其余地址段空间由客户在内网核心交换机进行划分分配使用。 3. 运营商改好后,将防火墙、内网核心交换机、PC机进行配置,使用PC机测试到的公共DNS地址2400:3200::1不通,于是逐个测试,分别到核心交换机网关是通的,防火墙的内网口地址也是通的,防火墙的外网口也是通的,但是运营商的下一跳不通,请防火墙客服介入进底层进行抓外网口数据包,发现运营商测请求PC机的MAC地址,找到问题为运营商侧问题,运营商反馈已该好配置,找他们要了具体内容,并结合目前现象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包发现,运营商侧的地址子网掩码前缀由64位,没有改到126位导致,协调他们更改。 4. 更改后,测试IPV6的地址和相关业务,访问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