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牛马 发表于 2025-3-19 15:52
  
深信服AD对比传统负载均衡产品或国际品牌的“好用”体验

       脚本兼容性:深信服AD支持TCL语言,可直接复制使用F5的iRules脚本,无需人工翻译转换,实现平滑过渡,还提供LUA语言的iPro可编程脚本,实现更高效的业务处理。
       配置迁移便捷性:提供自动转换工具,将F5的UCS配置文件转换为AD配置,实现无损、高效迁移,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
       应用场景适配性:深信服AD不仅实现了20多个应用场景的全面替换,还在基于MBLB消息负载脚本执行效率、IPv6“天窗”改造智能处理、链路负载出向选路简单高效、容器应用交付生态多元化、国密卸载合规建设、SSLO安全流量智能编排运维方便快捷等方面表现优于F5。
      性能优越性:在四层新建连接速率等性能指标上,深信服AD表现优于F5,如深信服AD四层新建连接速率可达205.2万CPS,而F5仅为150万CPS。
       服务响应及时性:深信服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替换服务,从项目评估到长期运维支持,全程参与并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国产技术替代国际巨头需突破的“隐形门槛”

      生态适配:与国内主要云服务商建立深度合作,确保无缝衔接与深度适配,如携手打造深度整合的云端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用户在云端业务系统的敏捷适应性和高可靠性。
      服务响应:提供及时、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如深信服的售后服务及时响应,提高了用户应对故障风险的能力。
      品牌认知度: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用户的信赖和认可。
      产品稳定性:通过全自研应用层网络协议栈+DPDK技术等,提高架构稳定性,加快故障后业务恢复速度。

深信服云负载跨云负载均衡的痛点及国产化替代对运维复杂度的影响

       跨云负载均衡痛点:不同云平台的架构和API差异可能导致配置和管理的复杂性增加;跨云的网络延迟和数据一致性问题需要解决;实现跨云的高可用性和故障转移机制较为复杂。
       国产化替代对运维复杂度的影响:一方面,国产化替代产品如深信服云负载与国内主流云平台的适配性较好,可降低运维复杂度;另一方面,如果产品生态适配不佳,可能会增加运维人员的学习成本和维护难度。
牵网线的 发表于 2025-3-19 15:55
  
云负载兼容海光、鲲鹏等国产CPU,适配阿里云、华为云,提供跨云统一管理方案。
旭阳 发表于 2025-3-19 16:04
  
灵活的部署模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比较简单的容易理解的配置
zjwshenxian 发表于 2025-3-19 17:27
  
如果你用过传统负载均衡产品或国际品牌(如F5),对比深信服AD的“好用”体验,哪些功能让你觉得更符合国内业务需求?
之前用过F5,当时是全英文界面,有些单词还是头一次见,边查单词边学相关概念边学技术员的配置方法,很是费了一阵子力气。现在深信服AD用起来人机交互界面对国内技术员特别是起点略低的技术员更友好些,而且大幅简化了配置流程。我记得原来搞F5,厂家的技术员配了将近两天时间(当然,其中有培训我们的时间),现在我自己配AD,如果要求不复杂,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完工。

深信服AD宣称从“替代”到“超越”,你认为国产技术要真正替代国际巨头,除了性能,还需要突破哪些“隐形门槛”(比如生态适配、服务响应)?
真正的生态适配、市场准入都会是麻烦,服务响应我觉得深信服一直做的不错,不管是办事处相应还是代理商服务都很及时、很到位。
深信服云负载支持混合云统一管理,但实际部署中,你觉得跨云负载均衡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国产化替代是否会增加运维复杂度?
云各端后的安全防护细则会是比较麻烦的事情,而且日常监控、应急维护都需要多个细分的方案。
网泰王晓庆 发表于 2025-3-19 17:34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不离不弃 发表于 2025-3-19 19:10
  
一、深信服AD与传统负载均衡产品(如F5)对比,哪些功能更贴合国内业务需求?
1‌、本地化合规与监管适配‌
国内业务需满足等保、密评、数据本地化等监管要求。深信服AD内置符合国内法规的审计日志、敏感数据过滤功能,并能快速响应政策变化(如IPv6改造),而国际品牌往往需要定制开发或滞后适配。
2‌、针对国内网络环境的优化‌
抗DDoS与流量清洗‌:针对国内高发的DDoS攻击,提供运营商级联动清洗能力,与阿里云、腾讯云等国内云厂商深度集成。
‌高并发与延迟敏感场景‌:例如电商大促、在线教育直播,AD通过智能链路选路(如BGP+DNS分区域解析)优化南北向流量,降低跨运营商延迟。
‌3、混合云与国产化生态兼容‌
支持与阿里云、华为云、政务云等国内主流云平台无缝对接,且能负载均衡国产化环境(如统信OS、鲲鹏芯片、达梦数据库),而F5对国产化栈的适配通常依赖第三方插件。
4、‌服务响应与定制化支持‌
提供7×24小时本地化服务团队,甚至驻场解决突发问题。例如某银行在核心系统迁移时,深信服在48小时内完成策略调优,而国际品牌工单响应通常以“工作日”为单位。

二、国产技术替代国际巨头的“隐形门槛”突破点
‌1、生态兼容性‌
横向‌:与国内主流应用(微信/支付宝接口、金蝶ERP)、中间件(东方通TongWeb)的深度适配,避免“能用但不好用”。
‌纵向‌:从芯片(海光、飞腾)到操作系统(麒麟、统信)的全栈兼容性测试,确保性能无损。
2、‌服务模式创新‌
主动运维‌:通过云端AIOps预测故障(如根据历史流量自动扩容),而非被动响应。
‌行业化方案包‌:例如为医疗行业提供HIS系统无损迁移工具包,降低替换成本。
‌3、用户习惯与信任建立‌
可视化操作‌:将传统CLI配置转化为图形化策略(如“一键开服”模板),降低学习成本。
‌标杆案例背书‌:通过国有大行、12306等关键场景落地案例,打破“国产不敢用核心系统”的偏见。
‌4、标准与生态主导权‌
参与制定国标/行标(如金融行业负载均衡技术规范),推动国产技术成为“默认选项”。

三、跨云负载均衡痛点与国产化替代的运维影响
‌1、跨云负载均衡的核心痛点‌
‌网络层‌:混合云场景下公网IP与私网互通带来的NAT复杂度(如阿里云与本地IDC的SNAT/DNAT策略冲突)。
‌策略一致性‌:多云环境下健康检查、SSL卸载等配置需手动同步,易出现策略漂移(如A云正常但B云因阈值不同触发误切)。
‌监控碎片化‌:缺乏统一视图,例如无法同时追踪AWS ALB与深信服AD的实时会话状态。
‌2、国产化替代对运维的影响‌
‌短期阵痛‌:需学习新的管理界面(如AD的Web管理台与传统CLI差异),且与Zabbix、Prometheus等监控工具需重新对接API。
‌长期收益‌:
‌统一管控‌:通过AD的混合云管理模块,用同一套策略覆盖公有云、私有云、物理服务器(例如某证券企业将腾讯云CVM与本地麒麟服务器统一纳管)。
‌自动化增效‌:结合国产化平台的API开放性,实现自动扩缩容(如根据中科曙光服务器负载动态调整虚拟服务节点)。
一个无趣的人 发表于 2025-3-19 23:02
  
如果你用过传统负载均衡产品或国际品牌(如F5),对比深信服AD的“好用”体验,哪些功能让你觉得更符合国内业务需求?
国外的目前支持不行了。还不如深信服的AD.
深信服AD宣称从“替代”到“超越”,你认为国产技术要真正替代国际巨头,除了性能,还需要突破哪些“隐形门槛”(比如生态适配、服务响应)?
还得是生态适配这个层面入手,服务响应国内的比国外强太多。
深信服云负载支持混合云统一管理,但实际部署中,你觉得跨云负载均衡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国产化替代是否会增加运维复杂度?
回话的保持和流转啊。这个很难。


不离不弃 发表于 2025-3-20 00:08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alittlemoth 发表于 2025-3-20 00:26
  

云负载兼容海光、鲲鹏等国产CPU,适配阿里云、华为云,提供跨云统一管理方案。
新手182831 发表于 2025-3-20 07:19
  
111111111111111111

发表新帖
热门标签
全部标签>
新版本体验
每日一问
纪元平台
GIF动图学习
功能体验
标准化排查
产品连连看
安装部署配置
高手请过招
安全效果
社区新周刊
测试报告
【 社区to talk】
每周精选
信服课堂视频
答题自测
技术笔记
西北区每日一问
畅聊IT
专家问答
技术圆桌
在线直播
MVP
网络基础知识
升级
安全攻防
上网策略
日志审计
问题分析处理
流量管理
每日一记
运维工具
用户认证
原创分享
解决方案
sangfor周刊
VPN 对接
项目案例
SANGFOR资讯
专家分享
技术顾问
信服故事
SDP百科
功能咨询
终端接入
授权
设备维护
资源访问
地址转换
虚拟机
存储
迁移
排障笔记本
产品预警公告
玩转零信任
S豆商城资讯
技术争霸赛
「智能机器人」
追光者计划
2023技术争霸赛专题
卧龙计划
华北区拉练
天逸直播
以战代练
秒懂零信任
技术晨报
平台使用
技术盲盒
山东区技术晨报
文档捉虫
齐鲁TV
华北区交付直播
2024年技术争霸赛
北京区每日一练
场景专题
故障笔记
排障那些事
升级&主动服务
高频问题集锦
POC测试案例
全能先锋系列
云化安全能力
专家说
热门活动
产品动态
行业实践
产品解析
关键解决方案

本版版主

2372
1673
39

发帖

粉丝

关注

本版达人

七嘴八舌bar

本周分享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