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711868 发表于 2025-4-9 08:56
  
说白了就是满足国家号召,长期发展下VMware已不在合适,价格高,不适配
飞翔的苹果 发表于 2025-4-9 08:39
  
备份数据:全量备份VMware虚拟机及关联资源,防止迁移失败导致数据丢失。
新平台测试:poc测试,测试迁移等,保障切换后能正常使用,避免出现业务中断
隐姓埋名 发表于 2025-4-8 17:33
  
客户对业务的连续性要求高,HA满足不了
梦丶泉水 发表于 2025-4-8 14:48
  
2、虚拟机迁移方面可以做到快速迁移
头像被屏蔽
清浅 发表于 2025-4-8 13: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闻风来 发表于 2025-4-8 11:56
  

替换VMware的主要顾虑有以下几点!
作为替换备选产品的生态是否足够够大、足够完备;
备选产品线的生命期是否足够长;
再从技术兼容性、业务连续性、成本效益和生态适配等多维度综合评估
阿飞007 发表于 2025-4-8 11:30
  
国产化浪潮下,替换VMware还有哪些顾虑?
首先要考虑的是,作为替换备选产品稳定性是否足够迁移是否方便;其次考虑备选产品线的售后维护是否有保障是否及时;再看技术兼容性成本效益等多维度综合评估
dhf 发表于 2025-4-8 11:09
  
1、国产化浪潮下,替换VMware还有哪些顾虑?
首先要考虑的是,作为替换备选产品的生态是否足够够大、足够完备;其次,考虑备选产品线的生命期是否足够长;最后,再从技术兼容性、业务连续性、成本效益和生态适配等多维度综合评估。
pubh 发表于 2025-4-8 08:52
  
在国产化产品替换VMware的过程中,需从技术兼容性、业务连续性、成本效益和生态适配等多维度综合评估。以下是关键关注点及分步建议:
一、前期评估阶段
1. 明确需求清单
   - 统计现有VMware的功能使用情况(如vMotion、HA、DRS、存储迁移等),明确哪些是核心依赖功能。
   - 区分生产环境和非生产环境,优先从非关键业务试点。
2. 国产产品选型
   - 主流国产虚拟化平台:如华为FusionSphere(基于Kubernetes)、浪潮InCloud Sphere(基于OpenStack)、深信服HCI(超融合)、ZStack(轻量级架构)等。
   - 核心能力对比:重点关注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性能、分布式存储能力(如Ceph适配)、GPU虚拟化支持等。
3. 兼容性验证
   - 硬件:检查国产平台对现有服务器(如华为、曙光)、存储(如宏杉、OceanStor)、网络设备(如H3C)的兼容性列表。
   - 操作系统:确认对国产OS(麒麟、统信UOS)及遗留Windows/Linux系统的支持。
   - 应用层:数据库(达梦、OceanBase)、中间件(东方通TongWeb)等是否需适配。
二、迁移实施阶段
1. 架构设计
   - 混合架构过渡:考虑短期内采用VMware与国产平台并行的混合模式,逐步迁移。
   - 网络重构:国产平台可能依赖SDN(如华为CloudFabric),需重新规划VLAN/IP策略。
2. 数据迁移
   - 工具选择:利用厂商提供的迁移工具(如华为Rainbow迁移服务),或第三方工具(如StarWind V2V Converter)。
   - 停机窗口:对高可用业务采用增量同步迁移,减少停机时间。
3. 功能替代方案
   - VMware特性替代:
     - vMotion → 华为Live Migration或ZStack热迁移。
     - DRS → 浪潮动态资源调度。
     - NSX → 深信服aNET网络虚拟化。
三、风险控制
1. 性能基准测试
   - 在测试环境中对比关键指标:虚拟机启动时间、IOPS(如FIO测试)、网络吞吐量(iperf3)。
2. 高可用与容灾
   - 验证国产平台的HA机制(如脑裂处理策略)、备份方案(如支持CDP持续数据保护)。
3. 供应商锁定风险
   - 优先选择支持开放API或兼容Kubernetes(如OpenYurt)的平台,避免未来绑定。
四、成本与生态
1. 隐性成本
   - 培训成本:国产平台操作逻辑可能与VMware差异较大(如命令行管理占比高)。
   - 服务订阅费:部分国产产品按核心数/年收费,需对比VMware的永久许可模式。
2. 生态整合
   - 监控运维:替换vCenter后,需适配国产监控工具(如华为ManageOne)或第三方工具(Zabbix定制开发)。
五、政策与合规
- 等保2.0/信创要求:确保国产平台通过相关认证(如工信部适配清单)。
- 数据主权:敏感行业需验证虚拟化平台的数据加密机制(如国密算法支持)。
六、推荐步骤
1. POC验证:选择1-2个非核心业务集群,测试迁移全流程。
2. 分阶段迁移:先迁移测试/开发环境,再逐步覆盖生产环境。
3. 建立回滚方案:保留VMware环境至少3-6个月,以备紧急回退。
通过系统化评估和渐进式迁移,可有效降低替代风险。建议与国产厂商深度合作,利用其专业服务团队加速过渡。
懵懂小IT 发表于 2025-4-8 08:39
  

发表新帖
热门标签
全部标签>
2025年技术争霸赛
每日一问
新版本体验
GIF动图学习
信服课堂视频
产品连连看
功能体验
标准化排查
纪元平台
安装部署配置
技术盲盒
高手请过招
社区新周刊
【 社区to talk】
技术晨报
安全效果
技术笔记
每日一记
2023技术争霸赛专题
平台使用
每周精选
2024年技术争霸赛
行业实践
畅聊IT
答题自测
专家问答
技术圆桌
在线直播
MVP
网络基础知识
升级
安全攻防
上网策略
测试报告
日志审计
问题分析处理
流量管理
运维工具
用户认证
原创分享
解决方案
sangfor周刊
VPN 对接
项目案例
SANGFOR资讯
专家分享
技术顾问
信服故事
SDP百科
功能咨询
终端接入
授权
设备维护
资源访问
地址转换
虚拟机
存储
迁移
排障笔记本
产品预警公告
玩转零信任
S豆商城资讯
技术争霸赛
「智能机器人」
追光者计划
卧龙计划
华北区拉练
天逸直播
以战代练
秒懂零信任
山东区技术晨报
文档捉虫
齐鲁TV
华北区交付直播
北京区每日一练
场景专题
故障笔记
排障那些事
西北区每日一问
升级&主动服务
高频问题集锦
POC测试案例
全能先锋系列
云化安全能力
专家说
热门活动
产品动态
产品解析
关键解决方案

本版版主

197
363
1010

发帖

粉丝

关注

6
12
28

发帖

粉丝

关注

12
7
1

发帖

粉丝

关注

本版达人

皮皮虾·真

本周建议达人

郑州网络

本周分享达人

二进制网络

本周提问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