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管理功能使用 流量管理系统可以对不同用户及应用的网络流量进行管理,划分。提供了带宽保证和带宽限制功能,通过带宽保证功能可以保证重要应用的带宽,带宽限制功能可以做到限制用户组/用户上下行总带宽、各种应用的带宽等。
流量管理系统同时提供流量子通道的功能,可以根据需求建立流量子通道,对通道流量做更为细化的分配。通过流量管理,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1)动态保证重要网络应用的带宽 (2)限制网络应用的带宽 (3)控制每IP的最大带宽 (4)通道内,不同IP间,带宽平均分配
二、流量管理的原理 流量管理的工作原理设备接收到数据包时,先把数据包放到接收队列中,等待流量管理系统来调度该数据包,调度到该数据包,数据包才会转发到出接口上;通过为每个通道及通道内的每个用户,分配数据包队列,并且在这些数据包队列上施行一系列调度算法,来调节各个通道/用户在线路上所获得的带宽,实现流量管理的功能。
(1)带宽限制的原理 从流量管理的工作原理得知,数据包经过设备的流量管理系统时,是采取“入队->等候调度->出队发送”的转发流程。
带宽限制是通过控制某个通道/IP,数据包的调度的频率(也就是数据包发送频率)来控制的。 对基于TCP协议的网络应用来说,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发送方在发送速率过高时,往返时延(RTT)自动提高,借助TCP协议内建的拥塞控制算法,可以让发送方主动降低发送速率,避免丢弃数据包。对基于TCP协议的网络应用(例如:HTTP、SMTP,FTP协议等)来说,在限制速率的同时,几乎不会导致数据包被丢弃。
对基于UDP协议的网络应用来说,虽然UDP协议没有内建拥塞控制算法,但实际使用中,所有使用UDP作为传输层协议的网络应用程序,都会在应用层自行实现某种类似TCP协议的拥塞控制算法。因此此种限制带宽的方法同样能够减少数据包的丢弃。
基于调度方式的带宽限制,比简单的超限后直接丢弃数据包的方式,优点有: 1. 当网络应用带宽被限制时,网络应用的传输速率能稳定在限制值,不会波动 2. 限制应用的带宽时,能减少数据包的丢弃 减少数据包的丢弃,意义在于能避免带宽浪费。如果在下行方向丢弃了部分数据包,虽然带宽限制的目的达到了,但这个被丢弃了的数据包实际上已经占用了线路的下行带宽,因此带宽是浪费了的。而上行方向的数据包被丢弃后,并不会真正转发到线路上,因此不会占用线路的带宽。 目前互联网上流行的P2P应用,有别于通常的基于TCP/UDP协议的网络应用。P2P协议设计时,更强调带宽侵占性,且通常是TCP,UDP混合协议传输,并且使用大量的并发连接来进行传输。如果使用流量管理系统限制P2P应用的速率,但发送方往往不会立即将发送速度降低到我们限制的速率,因此在限制P2P应用的带宽时,常常伴随有一定比例的数据包被丢弃,对于下行方向,丢弃部分的数据包也会占用线路带宽,导致带宽浪费。
(2)带宽保证的原理 通道的保证带宽是动态保证的,也就是说,在该通道不使用的情况下,这部分带宽可以出借给其它通道使用,当通道需要使用带宽的时候,能够获得至少相当于保证带宽数值的带宽。 在网络中,出口线路的带宽是瓶颈,不同流量都在竞争线路的带宽。因此,如果想要为某个通道保证一定的带宽,则必须能够限制其它通道的带宽,从而能在线路上保留出这部分带宽。因此,动态带宽保证的原理就是能动态限制其它通道的带宽。
三、流量管理的配置 主要配置流程如下: (1)根据线路的实际物理带宽,配置线路带宽 (2)根据需求,为不同的用户/应用配置通道 (3)有需要的情况下,配置排除策略 (4)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优化配置
带宽通道的保证/限制带宽数值实际上并不是保存绝对大小,而是以百分比保存的。因此复制到其它线路后,通道的保证/限制带宽会随着线路带宽的不同自动变化。因此如果多条线路带宽不一致,也可以使用此选项。单用户上限是绝对数值,复制到其它线路后数值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