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Bos产品的一些分析和建议

兔宝宝 1963

{{ttag.title}}
本帖最后由 兔宝宝 于 2017-12-12 10:41 编辑

今天花了点时间看了眼产品介绍胶片,源于上一次看用户手册后对这款产品奇特的产品形态和产品定义的不解,
从产品介绍PPT看,我服的aBos产品是想往sdwan的方向走,但是最后出来的产品的形态和业务逻辑定义很特别,你说是sdwan吧,它还真不是,你说不是sdwan吧,它又靠点边,至少表面上看,是像sdwan的。以我曾经在sangfor的工作经历,我不认为公司的产品经理业务能力不够,sangfor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在业内是非常强的,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就单个的功能模块和功能点而言,sangfor实际具备一个sdwan产品在data plane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国内最好的vpn+广域网优化+防火墙+应用交付,特别是再加上对本土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组合起来,我认为是强于国外的velocloud和viptela之流的。sdwan并不是一个新东西,本质上sdwan并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给客户能带来以前的产品方案所提供不了的业务能力,sdwan=software defined wan=sdn+wan,核心价值是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以及软件与硬件解耦,前者能带来业务流程的全局统一控制,与传统的简单的一个集中管理平台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结合对外的与第三方系统的API接口,可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业务驱动网络。后者通过解耦软硬件,借助于通用的X86平台,摆脱专用硬件与软件深度耦合所带来的产品开发、升级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大大增强灵活性,同时也能更好的适配各种IAAS平台,实现DCN与DCI互联。
但就aBos最终的产品形态和业务逻辑,更像是一个传统产品的快速堆砌而成,基于虚拟化平台,把ac、af、vpn等整合在了一起,物理上一台设备,逻辑上多台设备,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更多的成本、部署上的,这确实也是sdwan的一个价值点,但不是最关键的。
sangfor传统的产品是和linux内核耦合比较紧密的,这应该是无奈之举,那时候没有开源的收发包组件dpdk,特征匹配引擎hyperscan,也没有后来开源的包处理框架vpp,只能去往内核下功夫,但对sdwan来说,这反而不是好事,与内核的联系过于紧密,即使模块化设计,在灵活性上也总是不那么尽人意,而sdwan又是对灵活性很依赖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很诡异的 局面,就单个业务能力来讲,sangfor有业内一流的产品,但进行组合时,反而会被束手束脚,完全去按照sdn的理念去做,所需投入的研发资源会比较多,而sangfor的vpn在市场上的统治力依然强大,至少在当前阶段,公司没有足够的动力驱动去做这件事。这可能是aBos产品形态很特别的一个原因。
sdwan在国外可以说已经有成规模的应用了,市场上的sdwan公司,成立多在四五年以前,最早cisco推出的iwan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主打运营商市场的versa、主打自己运营的aryaka,以及面向企业的velocloud、viptela、nuagge、talari,传统的公司如riverbed和silverpeak也基于优化产品线推出了sdwan解决方案,我个人没有能力去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有前途,但我选择相信这些大型公司的判断,无论华为、中兴做的多大,不可否认的是,在标准、技术理念上,我们仍然是国外公司的跟随者,在通信行业,这个跟随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但在IT领域,这个差距依然巨大,google开源一个hadoop,就能点燃国内大数据行业,否则国内的大数据行业面临的是有米没锅的尴尬境地,google公开了B4,就引起了市场对sdn的热情,国内公司所依赖的,其实是对国内客户和市场的理解,以及特殊的国情,曾记得咨询过versa工程师一个技术问题,从提交问题,到最终美国总部反馈结论,长达一个星期,而且给回来的反馈只是“不支持”三个字。但是同时要看到的是,并不是你对国内客户和市场的理解深,产品的本地化做的好,就能取代这个产品给客户带来的核心价值,一个产品的立身之本和存在的原因,还是取决于产品给客户带来的核心价值。
IT的核心价值可以分为连接和计算,传统搞的连接和计算是分开的,sdwan让我们看到了连接和计算深度融合的可能,虽然现在sdwan在国内还没有成规模的使用,但趋势已经很明显,sdwan也已经过了理念的推广和接受的过程,在步入市场落地的阶段,一批新的公司正在进入这个领域,一批以前做计算的公司,也在尝试通过sdwan进入数据中心外的网络,市场不再是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站在技术的角度,这是好事,只有当大家都参与进来的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彼此的进步,这个市场才会不断的进步。
2015年后先后开源的dpdk、hyperscan、vpp,再基于sangfor在产品上的积累和理解,从技术上应该是能比较快的推出一套产品的,面向企业,可以推出完整的sdwan解决方案,受限与sangfor没有运营资质,但可以和运营商合作,扮演类似versa的角色,进入运营商市场,一举两得。riverbed的steelconnect并没有他们所吹嘘的那么强大,silverpeak自己还在生死线上挣扎,vmware虽然收购了velocloud,但在国内市场他们依然还是靠技术门槛更高的虚拟化平台养活自己,华为和中兴基于路由平台改造的sdwan方案无论在产品层面的竞争力和市场推广动力上都还不足,versa还在忙着和某公司搞试点,搞不好最后成了陪太子读书,还有一众国产厂商,大河走DCI后发现市场不如预期的乐观,也在着手做sdwan,华夏创新倒是找了个细分点,借助单边加速技术开辟出国加速市场,走上了aryaka的路子,大地云网和algoblu现在也在苦苦挣扎,市场总是充满了机会,同时伴随着各种危机。
伴随着一个新形态的产品面世,总会有一批死去的公司,也会有几个成长起来的公司,成功之所以叫成功是因为有了失败的衬托,真心希望sangfor能做出让市场认可的sdwan产品。
佛祖保佑,阿门!

和楼主有同感吗?赶快顶起来助力研发哥快速完善!

发表的建议被采纳即可获得100-1000S豆不等,如果您在建议专区表现活跃,可获得产品顾问荣誉勋章!了解更多S豆奖励信息

完善手机号和公司名称,让服务更省心更便捷!立即完善

DC规划经理10213 发表于 2017-12-12 20:24
  
楼主对sd-wan有独到的见解,非常欢迎给我们提出专业意见。sd-wan现在非常热门,但应该透过浮躁的概念看清技术本身的价值。sdwan起源于美国,组网主要用mpls,但云应用和视频会议等大带宽的兴起,让传统mpls受到极大挑战,所以使用商业带宽取代mpls,并能做到业务精细调度。但中国情况有极大不同,mpls组网比例低,云应用少,大部分客户已经使用宽带,可以讲国内的vpn已经部分实现了sdwan,但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sdwan本身也在演化,从初创厂商只解决连接质量问题,再到导流到云端建构安全,再到通过uCPE融合安全组件,后者就是aBOS,只是我们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最终目的都是分体零IT。为什么中国纯粹做sdwan举步维艰?本质上是中国环境与国外有巨大差异,国外的sdwan到中国也水土不服。我服有安全vnf的优势,但如何真正做到为客户提供价值,仍需实地探索。欢迎加我微信号deluric深入探讨。
ITzhangchao 发表于 2017-12-21 00:47
  
分析相当相当可以。
发表新帖
热门标签
全部标签>
每日一问
技术盲盒
技术笔记
新版本体验
功能体验
2023技术争霸赛专题
干货满满
技术咨询
标准化排查
产品连连看
GIF动图学习
信服课堂视频
安装部署配置
秒懂零信任
自助服务平台操作指引
技术晨报
答题自测
排障笔记本
深信服技术支持平台
答题榜单公布
卧龙计划
通用技术
畅聊IT
网络基础知识
安全攻防
社区帮助指南
专家问答
技术圆桌
在线直播
MVP
升级
上网策略
测试报告
日志审计
问题分析处理
流量管理
每日一记
运维工具
云计算知识
用户认证
原创分享
解决方案
sangfor周刊
VPN 对接
项目案例
SANGFOR资讯
专家分享
技术顾问
信服故事
SDP百科
功能咨询
终端接入
授权
设备维护
资源访问
地址转换
虚拟机
存储
迁移
加速技术
产品预警公告
玩转零信任
信服圈儿
S豆商城资讯
技术争霸赛
「智能机器人」
追光者计划
纪元平台
华北区拉练
天逸直播
以战代练
文档捉虫活动
山东区技术晨报
齐鲁TV
华北区交付直播
每周精选

本版版主

217
273
151

发帖

粉丝

关注

本版达人

皮皮虾·真

本周建议达人

郑州网络

本周分享达人

二进制网络

本周提问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