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愚昧,最近被双向NAT搞混了。谁可以帮忙解释一下双向NAT的各个设置按钮的意思?
或者我举个例子吧。 假设客户在内网区域有一台服务器,IP是192.168.100.100,服务端口是6666,出于安全考虑,客户只允许内网192.168.101.1这个地址访问服务器,然后客户希望不管内网还是外网用户,都直接通过输入公网地址 http://1.1.1.1,就能正常访问这台服务器。。。。
我理解的数据走向思路是:(好混乱,求大神指点迷津) 既然用户不管是内网或者外网用户都直接通过公网IP就能直接访问服务器,那么源数据的流向就是内网IP+外网地址,跳板就是公网地址。目的就是服务器IP 地址(又因为服务器做了访问限制,只允许192.168.101.1这个地址访问,那么这里的目的地址就应该是192.168.101.1而不是192.168.100.100)。所以第一个红框的源区域就是外网区域+内网区域,IP组是所有,第二个红框的目的区域也是内网区域(因为192.168.101.1也是内网区域),第三个红框的跳板IP就是公网IP1.1.1.1,第四个红框的协议和端口号,是指数据从源区域访问目的区域是通过什么协议和多少的端口。根据客户需求,这里应该填TCP协议,端口号是80(因为http的端口号是80),第五个红框的源地址转换,个人理解是外网+内网的数据都是通过公网IP1.1.1.1去访问服务器,所以这里应该填出接口地址,或者指定1.1.1.1。。。。。第六个红框目的地址转换,指的是你源地址去到跳板IP后(或者说你的源地址转换为公网IP后),要转换成什么地址。客户希望实现的功能是通过http://1.1.1.1就能直接访问服务器,那么我们源地址转换后,最终希望到达的就是服务器IP(又因为服务器做了访问限制,只允许192.168.101.1这个地址访问,那么我们希望数据最终到达的应该是192.168.101.1而不是192.168.100.100),所以目的地址转换就是填写你希望源数据最终到达的IP,端口转换为6666(因为客户使用的是6666端口号) |